杏仁茶、杏仁奶,傻傻分不清楚,傳統的東方版「杏仁茶」是使用南北杏研磨而成,西方版的則是起源於中古歐洲,使用堅果杏仁研磨而成,味道溫和、濃郁順口,比起杏仁茶更容易接受,分享使用慢磨機,低溫不破壞食材營養成份,輕鬆煮出濃醇香的杏仁奶作法,壓搾後的副產品杏仁粉,更可做餅乾、蛋糕
↓ ↓ 歡迎追蹤 卡夫卡愛旅行 專屬社群 ↓ ↓ |
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『杏仁奶』不輸給東方杏仁茶,雖稱為「奶」但完全無牛奶添加,而是堅果本身的汁液濾出來形成的「植物奶」,杏仁奶的味道就像吃堅果般,不會有「杏仁茶」那股特殊氣味,滑順口感令人喜愛,聽完是不是有點心動,來跟著盧卡斯一起來自己做「杏仁奶」吧
植物奶(Plant Milk)
許多人都有乳糖不耐症困擾,所以改喝口感相似的植物奶,且植物奶早已深入華人飲食文化中,如黃豆、黑豆製成的豆漿,糙米、白米加堅果製成的米漿及椰子製成的椰子奶、燕麥奶等,更是患有乳糖不耐症、純素食主義者,乳製品最佳替代飲品之一
材料
傳統東方杏仁茶,使用中國南北杏仁,這次分享西方的「杏仁奶」,使用堅果杏仁,可以在烘焙材料店或好市多購買到
食材 | 重量 |
杏仁 | 500公克 |
熱開水 | 0.75公升 |
冷開水 | 1公升 |
製作方式
依配方表準備好食材,先將杏仁豆洗乾淨並瀝乾後,放入玻璃保鮮盒中(1.5公升)
倒入0.75公升的熱水
稍微放涼後蓋上密封蓋,放置冰箱冷藏一夜(8小時)
靜置一夜的杏仁豆長大了,瀝乾水份,並用冷開水沖洗乾淨
可以清楚看到右手邊是原本乾燥的杏仁豆,左手邊靜置一夜的杏仁豆,果仁吸飽水份十分飽滿
是否將杏仁豆去皮,很難抉擇,含皮杏仁製成的杏仁奶較香,但研磨後剩下的杏仁粉不容易再利用,因此盧卡斯一半去皮一半不去皮,製作給大家看
製作杏仁奶分兩種方式:
方法一
使用果汁機打成漿,再以濾布過濾出杏仁奶,杏仁奶本身不需加熱即可飲用,而過濾的過程容易受污染。因此盧卡斯推薦方法二
方法二
經過實際操作盧卡斯推薦:使用慢磨機,直接能將杏仁奶及杏仁粉分離,不需要像方法一需用手擠壓濾布,慢磨機輕鬆製作出濃郁又衛生的杏仁奶
市售慢磨機有許多款式,盧卡斯推薦使用靜音馬達,搾出的渣水份很少,更有85~95%以上出汁率的新力康冷壓原汁慢磨機
放入杏仁豆,啟動機器後,接著倒入冷開水(務必啟動開關後再倒入冷開水)
將杏仁豆與冷開水約分成四份,分次研磨
濃醇香的杏仁奶秘訣比例
杏仁豆:冷開水 =1:3
慢磨機出渣口,出來的是已研磨並搾乾的杏仁粉
慢磨至出渣口沒再產出杏仁粉,即可打開閥門流出濃醇鮮美的杏仁奶
「帶皮杏仁豆」與「去皮杏仁豆」的操作作法一樣,研磨出來的杏仁奶顏色較深,除了杏仁味外更多出了微微堅果香
杏仁粉的妙用
壓出來的杏仁渣,用手一摸質感就像蓬鬆的杏仁粉,收集起來放冰箱可以做美味餅乾
帶皮杏仁壓出來的杏仁渣,含有杏仁豆表皮,再加工成餅乾等甜點,會影響口感及烤焙後會有微苦感
- 增添口感:研磨時加少許鹽,使口感更佳滑順
- 增添營養:研磨時放入椰棗等,高營養成分的果仁
- 增添風味:飲用前添加天然香草精、龍舌蘭蜜或楓糖漿,增添香氣
- 保存建議:杏仁奶可裝罐密封放置冷藏保存,建議三天內飲用完
盧卡斯愛用廚具推薦
新力康 冷壓原汁慢磨機 LF-6201
![]() |
「超靜音」馬達,「馬力強」轉速快,減低摩擦產生高溫,「減少破壞食材營養成分」,模仿石磨的擠壓原理,破壞細胞壁更「完整萃取食物成份」,搾出的渣水份很少,更有「85~95%以上出汁率」,在家輕鬆來一杯新鮮果汁、蔬菜汁、豆漿等,當作早餐健康飲品最佳選擇 |
官方網站:新力康國際有限公司 |
購買連結:Yahoo! 奇摩購物中心 |Rakuten 台灣樂天市場 | 森森購物網 | friDay購物 |
↓ ↓ 歡迎追蹤 卡夫卡愛旅行 專屬社群 ↓ ↓ |
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延伸閱讀
-
韓國傳統甜點糖餅第一次做就上手|韓國CJ糖餅料理包|氣炸鍋料理簡單烘焙DIY步驟做法購買優惠
-
【料理食譜】杏仁奶|濃郁堅果香的西方版杏仁茶!溫和無怪味在家使用慢磨機輕鬆DIY
-
【料理食譜】蜜金棗+金棗茶|簡單3步驟就上手|宜蘭人記憶的酸甜好滋味
-
【料理食譜】海鹽炒花生|過年就吃這一味15分鐘在家簡單炒出香脆美味花生
-
【料理食譜】宜蘭三星蔥油餅|簡單3步驟就上手!DIY做法大公開在家輕鬆做
-
【料理食譜】在家輕鬆煮美味杏仁茶|三分鐘用果汁機就能煮出香濃古早味杏仁茶
-
超簡單零失敗!情人果做法食譜|夏天季節限定必吃酸甜好滋味芒果青情人果冰食譜配方全攻略

盧卡斯比較壯些,在旅行中或在吃飯中,思考如何與家人烹調家的味道,為生活創造驚喜、為家人留下專屬的記憶。愛吃、懂吃的盧卡斯只是稍微會做菜、懂做菜,喜歡拍烹調、記錄下美味菜譜跟大家分享
聯絡我們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