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卡夫卡誕生了,本篇紀錄卡夫人在宜蘭陽明大學附設醫院生產的全記錄,我們的主治醫生是婦產科主任裘志信醫師,卡夫人於5/20住院催生,經歷破水、塞3顆子宮軟化塞劑、打子宮軟化針5針、無痛分娩、還有4小時打一次的抗生素,終於在5/21早上生出了小卡夫卡,總共歷經26小時艱辛的產程,將此經驗與心得與大家分享,獻給每位偉大的媽咪
《本文純屬個人經驗分享,每個人的狀況會不同,請依醫生指示為主》
5/17 門診-最後一次產檢
今天的超音波清楚照到寶寶的耳朵,這也是最後一張超音波照片了
看更多產檢經驗分享: 產檢心得與經驗分享全紀錄
因為醫生請我到五樓產房去測胎心音,測量胎心音的地點就在待產室
在肚子上裝上兩個機器
接下來就可以在機器上聽到寶寶的心跳以及子宮收縮的狀況(左邊是寶寶的心跳,右邊是子宮收縮的數值)
回到診間照超音波照之後就進行內診,醫生說有開0.5公分不過剛剛30分鐘測到的還是不規則的收縮,所以就約了周一5/20安排住院催生,另外也開了自費的子宮軟化藥劑,如果這幾天沒有產兆,5/19晚上睡覺前就要篩進陰道,然後5/20早上8點住院報到後到產房催生,護理師給我們相關資料,請我們到住院櫃台辦理預約住院,填寫相關資料
當然如果5/20前有產兆,就直接到急診,沒有的話就是5/20再到住院中心報到
5/20-21催生
5/19 週日晚上依照醫生指示在11:30塞了一顆子宮軟化,不過晚上睡一睡只覺得腰很酸,沒有其他的產兆
5/20 待產日,早上吃完早餐出門,0845到住院中心辦理報到
進入五樓產房,產房是有門禁的,按門鈴就會讓你進去了
下圖是這兩天包含待產室、產房、新生兒中重度病房、病房的位置等(都用紅色圓圈標注起來)更容易看清楚
09:00 進入3號待產室,陽明的待產室一人一間就跟一般病房類似,而且隔音很好,不會聽到隔壁在尖叫XD,當然自己尖叫也不會被陌生人聽到
這就是待產室的格局,左邊是用磁卡管控的後門,如果有親友或是爸爸要進進出出,都可以從後門,不會打擾到護理人員或其他產婦
這就是待產室另一側的走廊,家人們可以從這邊進出或是在這休息
先抽血、插點滴針(到第三天確認沒發燒等問題才會拔掉)、掛手環,接著換衣服、驗尿,到櫃台詢問相關問題(家族病史、生產、用藥…)、還有填一些相關資料
這是卡夫人的待產包,原本想要用20吋登機箱裝,結果發現還有很多東西裝不下,最後用了28吋的大行李箱裝剛剛好,記得在關上前先跟爸爸說明一下待產包的內容,方便爸爸找尋東西
【待產包準備經驗分享】
原訂8點開始報到,因為我們比較晚到,裘醫師已經先去開刀,所以就只能等晚一點醫生來
09:30 填寫完相關資料,也打好點滴的針回到待產室,護理師開始進行內診
09:43 護理師準備要來灌腸時發現有高位破水,結果不能灌腸、也不能下床了,而且要開始打抗生素(每4小時要打一次)
10:20 醫生內診,真的蠻大力,然後交代護理師11點再塞第二顆子宮軟化劑,然後下午就可以打無痛
10:30 子宮軟化針第1針,護理師建議打屁股比較不痛,然後接下來每4小時要打一次
11:10 塞第二顆藥劑(軟化+催生功效),然後護理師內診後說有開一指了
12:30午餐
訂了麥當勞歡樂送(外送費39元),孕媽咪們界的傳說:吃麥當勞可以催生?!所以卡夫人當然也要來吃一下,希望吃完可以趕快生,而且生完後要做月子跟喂母奶都不能吃油炸類,所以當然要在待產的時候吃一頓。順道一提我們外帶地址寫陽明醫院五樓,歡樂送的外送人員居然知道直接送進產房,我們以為他會找不到我們而打電話,沒想到竟然直接拿到我們待產室的門口,可見有很多人都是在待產室訂麥當勞,外送人員沒多想就直接送來這,超級神奇的
14:30子宮軟化針第2針,打在屁股似乎真的比較不會痛
15:10開始用點滴打催生,希望可以加速產程
1930打子宮軟化針第3針,還是只開1公分半,不過護理師讓我先去打無痛了
無痛分娩
一路被推到3樓的恢復室,等麻醉師到之後先確認脊椎狀況,沒問題的話就會打2針,第一針不太會痛,第二針超級酸麻的,接著要打測試的藥劑進去,然後黏貼固定,之後在觀察一下,整個過程將近50分鐘之久,爸爸卡夫卡在外面等應該蠻焦慮的,比想像中的久,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打,感覺是有減輕痛的感覺,不過效果就因人而異了,陽明的價錢後來看帳單是八千元
圖中的細線就是從背後接過來的,護理師有交代不能拉扯到,不然就無效了
就是這台機器,有設定劑量會定時打入,如果真的很痛的時候,可以自己再按加強藥劑
2030醫生出現了,開始加強點滴催生的劑量✌️真心希望可以快快把他生出來,然後醫生說2300如果還是沒開到3指,就在塞一顆塞劑
如果有的話就不用,不過2400之後就不能進食跟喝水,感覺預備如果明天早上沒生就要剖腹(破水24小時要生出來)
2230 打子宮軟化針第4針(屁股)+抗生素
2240 護理師說寶寶好像在睡覺,還拿了顆糖果給我吃,希望寶寶快起床啊
2300 塞第3顆藥劑(軟化+催生功效)
5/21預產期、生產
0000 來到醫院進入第15小時,這天就是原訂的預產期,希望寶寶快快出來啊,依照醫生指示開始禁食,讓人感覺有可能會剖腹產
0206 裝氧氣跟左側躺(可以讓寶寶吸到足夠的氧氣、維持寶寶的胎心音),再打了一針抗生素
03:00 打子宮軟化針第5針(屁股),第18小時終於開3公分了
04:00 疼痛指數越來越高,然後無痛被我按完了😭,護士說有請麻醉師來加藥,可是等了很久都沒來,可能因為很痛,所以覺得等待的時間特別久,旁邊的隊友也很累正在熟睡中,所以只能再不斷祈禱快點來加藥阿…
06:00 護士再來內診,發現開8公分了,天啊,終於有大進步,想說接下來會很快,就通知了家人可以前來準備迎接寶寶
然後還沒等到無痛加藥,就不能繼續打了(聽說在宜蘭都是8公分就不能繼續打無痛,在台北禾馨是可以從開始催生就打到生為止耶,提醒大家一定要不斷催促護士來幫忙加藥,8000元的無痛才能打好打滿阿)
3-8公分花了3個小時,結果8公分到生產居然花了4個多小時,不過接下來因為太痛了,卡夫人無法自己記錄,卡夫卡在旁邊陪伴也不捨拍照,所以就只能簡單跟大家分享
印象最深刻的是練習用力及呼吸,護理師先教學,每一次痛的時候要深呼吸然後憋氣10秒,接著抬頭看肚子用力,不能用錯力(護理師蠻嚴肅的),然後要把握每一次的陣痛(記得最痛時,疼痛指數達到127,都不知道怎麼撐過來的),一開始因為用錯方法用錯力,花了很多時間超級痛苦,好幾度閃過可以直接剖腹嗎的念頭,後來老公陪我練習終於學會,等到護理師確認開指及學會用力後,才說可以推進產房✌️瞬間鬆了一小口氣
10:26 終於被推進產房,因為護理師要準備相關器具,所以請爸爸先在門口等,好了會再請爸爸進入
進到產房後,要先自己用螃蟹姿勢換到產台上,然後在產台上等待護理師準備器具時,一樣要自己呼吸用力,不過腳檯上架子後,似乎變得比較好用力
產房裡面的氣氛其實完全不緊張,撥放著「寶貝」,護理師有條理的準備器具及聊天,原本以為已經通知醫生(在看診),結果是等到準備得差不多才通知醫生上來耶
1041 醫生上來了,爸爸也進來了
醫生打了一根麻醉(爸爸說是很大支的針💉),然後剪會陰(其實沒什麼感覺),接著準備好吸盤,一個護士負責壓肚,等待陣痛憋氣時大家一起努力,比想像中還快的~寶寶就生出來了
10:49 兒子終於出生了,經過清洗、量體重、側身高後,護士就會抱到我們身邊,跟媽媽做第一次的接觸
很可愛的小寶貝
握著他的手,有點不真實,這真的是從我肚子裡待了10個月的寶寶
在跟寶寶接觸的同時,醫生正認真的在縫合傷口,裘醫師真的很注重這個部分,非常仔細的縫了好幾層(會在出院當天就拆線),覺得縫的時間都比生寶寶還久呢,但過程中因為有打麻醉,所以沒什麼感覺,而且醫生跟護士很開心地在聊天(醫生還自嘲說護理長一個月休4天比他還多耶。🤰婦產科醫生真的好苦,全天候待命都沒什麼休假)
可愛的小腳丫,護理師幫忙蓋腳印作紀念
與媽媽做完第一次接觸後,小寶準備就放到推車上,推到待產室與阿公阿嬤及阿祖見面了
臍帶血
我們有幫宥宥存擠帶血,提醒有存的媽媽在一到醫院護理師幫忙抽血前,就要跟護理師說要存擠帶血,因為裡面要多留母體的血,護理師會時一起抽多留一管,如果忘記先講,之後就要多被扎一針了,然後待產時也要通知訊聯,讓他們可以準備來收
待產時,會將整個盒子先放在床下,記得進產房時要在提醒一下護理師,寶寶出生後,醫生就會協助留存,產後也要請爸爸記得通知訊聯來收回去喔
特等病房
寶寶出生後,媽媽會先回到待產室休息觀察一下在推到病房,在頭暈無力的狀況下,還是要自己用點力換床,希望能住單人房好好休息,所以就選特等病房
病房分為:健保4人房、雙人病房自費1600元、單人病房自費3000元(婦產科5樓沒有單人病房)、特等病房自費4600元/天
這房間真的蠻大,而且陽明的蘭陽院區因為是新蓋好了,裡面的設備都蠻新的
來到病房護理師就會提醒要試著下床上廁所,在生產完4-6小時內要解尿,不然就要插尿管了,第一次下床一定要請家人幫忙攙扶且慢慢走,卡夫人因為破水不能下床加上催生及生產,應該超過28小時都躺在床上,而且生產時用力,產後整個頭暈、耳鳴、無力、眼睛有血絲(應該是用力過度),下午還是試著下床走到廁所,結果發現自己尿不出來,可能還有縫線的關係,還會怕怕的,結果每次都解一點一點,到晚上助理醫師來看,發現我膀胱裡面還有很多尿,就決定先幫我導尿,如果在不行就要插尿管了
長輩們都不斷提醒,產後要躺著多休息,不要太常走動或是一直看3C產品,不過在醫院其實一直都沒睡好,一下有訪客、一下要去餵母奶、一下護理師來量血壓體溫等(清晨05:30就會進來😴),加上吃飯及上廁所泡盆,其實可以好好躺著的時間真的沒有很多耶
產後在醫院就要吃的好吃的健康,經驗分享: 【孕期日記】宜蘭馨心月子餐|產後調養好幫手!美味月子餐菜單心得分享全記錄
這是從我們病房的窗邊拍出去,廣闊的停車場及蘭陽平原,開闊的視野可以讓心情舒坦許多
在特等病房有一張3人座的沙發,另外也有一般病房會有的躺椅,卡夫卡在沙發睡了2天居然落枕,建議大家還是可以睡在這張躺椅上,會比較舒服喔
還有衣櫃、冰箱、保溫瓶(阿姨每天拿去幫忙裝熱水)、保險箱、棉被、還有茶包跟盥洗用具,基本上跟住飯店的設備都一樣呢
保險箱真的很實用,我們去新生兒中重度病房餵母奶的時候,都會把貴重物品放裡面
特等病房的廁所也是住院期間待很久的地方,因為每天都要泡盆3-5次,每次約10-15分鐘,加上產後上大小號都不太敢用力,所以真的花很多時間呢
額外提醒,通常房內的水是自來水,因此要泡盆就要請老公去飲水機那取水,是有點小小麻煩,但是為了傷口快快復原沒感染,這點還是要做到
新生兒中重度病房
因為媽媽破水超過24小時,所以寶寶在給家人看過後,就直接帶到新生兒中重度病房進行觀察、施打點滴及抗生素
一開始我們都很擔心寶寶住在中重度病房,後來想想其實寶寶在這裡只是一種預防機制,而且在這寶貝能24小時受到更好的照顧,所以不用焦慮,而且這幾天觀察似乎孩子只要有點狀況就會先被安排住在這裡
早上10:30及晚上7:30家人們可以來探視寶寶,不過一次只能2個人,要換上隔離衣並自備口罩
在保溫箱裡的小寶喜歡吃手手,只是手上還打著點滴讓人看了很心疼
寶寶只要餓了,護理師就會打電話通知我們來餵母奶,連半夜也不例外,拖著疲累著身體也要從病房走過來看看寶寶,希望透過他的吸允母奶可以趕快出來,可是卡夫人的母奶到第三天打了催奶針後晚上才有滴滴出來,前幾天寶寶都沒喝到奶,讓人很心疼,護理師說他有在打點滴沒關係,不過第三天我們還是拿了預先準備的配方奶給護理師,請護理師餵他(因為陽明是母嬰親善醫療院,不會主動問要不要餵配方奶,所以要自己拿去喔)
寶寶變化真的蠻大,每天看都覺得有些不同
第4天接到護理師電話說主治醫生看過,確認寶寶健康狀況沒問題,可以出院了喔(超級開心),先拿寶寶的衣服和包巾給護理師,待10點多我們辦好出院手續繳完費用後再去接寶寶,護理師會先進行衛教,包含擠帶護理、寶寶目前的狀況、奶量及一些注意事項,並給予寶寶手冊,提醒一個月後要回診打預防針
住院費用
最後來分享一下這次的住院花費,分為媽媽跟寶寶的,發現台灣的健保真的很給力,自然產除了病房、無痛分娩、自費的材料(產墊等)、證書費,其他都是健保支出耶(但是自然產不能請領一般商業保險)
(自然產原本媽媽應該是含催生住院3天,不過醫生助理有特別問我們要不要多住一天,我們想說希望可以跟寶寶一起出院,所以就多住一天。周一催生、週二生產、周五早上出院)
寶寶住在新生兒中重度病房,總花費也才2476元
除了寶寶醫院已經幫忙掛好一個月後回去打預防針,媽媽的部分,裘醫師也幫忙預約好一個月後回診,會進行內診,透過儀器確認惡露是否排乾淨,卡夫人去檢查時,醫生說還有一點惡露,不過還有在餵母乳就沒關係,會慢慢排出,另外,也因為還有在餵母乳,不確定月經什麼時候會來,提醒第一次月經結束後,要再掛號至婦產科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喔
《本文純屬個人經驗分享,每個人的狀況會不同,請依醫生指示為主》
延伸閱讀
-
宜蘭美髮推薦|礁溪薑貴妃髮顏美學|薑汁洗頭&頭皮SPA美髮健檢暖薑泡腳岩盤浴
-
月子餐推薦|好婆婆月子餐|開箱第一週醫院月子餐價格多少錢外送菜單菜色食譜
-
彌月蛋糕推薦|宜蘭米樂客|超人氣金莎巧克力蛋糕和紅藜養生鹹蛋糕心得及試吃
-
電動擠乳器推薦|新貝樂C1 3in1雙邊電動吸乳器|小橙樂擠乳器租借及配件使用方式優缺點評價
-
入住月子中心六大理由|月子中心推薦!藍田月子中心宜蘭館入住心得分享優缺點
-
孕婦寫真拍攝心得|宜蘭囍堂婚設影|優雅質感風格服裝造型+週數價錢方案全攻略
-
育兒好物推薦|GreySa格蕾莎母嬰專用仰角枕|開箱評價孕期托腹防溢乳吐奶斜坡枕

卡夫卡和卡夫人,喜歡旅行和美食,卡夫卡和卡夫人與您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美好片刻,一起享受美景與美食吧
聯絡卡夫卡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