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原住民部落,提到「酒」,直覺想到由小米釀造的小米酒,但其實多數部落常喝的是「自釀酒釀」,每個部落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植物配方酒麴,又稱 「白殼」,採集植物作為風味基底來培養菌種,盧卡斯這次分享台東阿美族電光部落-張萬生頭目,學習由10款野生植物,製成的植物酒麴配方及甜酒釀作法
↓ ↓ 歡迎追蹤 卡夫卡愛旅行 專屬社群 ↓ ↓ |
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第一次到部落,詢問哪裏能找到「美味小米酒」,常常問不到資訊,原來在部落真正美味的不是「小米酒」而是「酒釀」,所以到部落記得是要問:「請問哪有美味的酒釀,就會有回應了」
《 喝酒不開車、未成年勿飲酒、過量有礙健康 》
民間傳統酒麴(白殼)的製作與討論
摘錄行政院農業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:白殼又稱小麴,至今仍為台灣釀造傳統蒸餾米酒最主要的方法之一,小麴的傳統製造過程:生米(加中草藥水浸泡) →磨漿榨出多餘水分→混入1/50舊麴粉1/10中草藥抹攪拌→搓成湯圓(直徑約4cm)→再裹上一層舊麴粉→排列於乾稻草或稻殼上(勿相互接觸)→上覆 滿稻殼乾草或麻布→室內溫控30~36℃控濕80%以上→120小時後日曬或37℃以下烘乾→小麴。
邱家玉(2002)。 民間傳統酒麴 (白殼) 的製作與討論。苗栗區農業專訊,(17), 8-10
盧卡斯參加 台東縱谷原遊會-電光部落工作假期,體驗到快要失傳的佳釀製法,因為阿美族為母系社會,一直以來只將「植物酒麴」技藝傳授給長女,而電光部落-張萬生頭目,則是不藏私、不吝教導他人做法,希望藉由分享將美味佳釀傳承下去,這大自然的恩惠
《 喝酒不開車、未成年勿飲酒、過量有礙健康 》
植物酒麴製作時間
植物採集:6月底至7月初
草汁熬煮:4小時
酒麴發酵:約2週
植物採集
一共有9種植物,因不同生長條件,分佈於山中不同角落,頭目為讓大家真正摸到植物,帶我們到他的小植物園
酒麴所需的9植物分別為:大葉石龍尾、野菊花、紅梗九層塔、台灣澤蘭、艾草、山素英、雞母珠、假黃皮、艾納香,以上植物於『酒麴需採集之植物介紹』詳細載明植物的學名、科屬、別名及照片
草汁熬煮
採集上述9種植物葉片,各600公克(其中艾納香需準備1200公克),加入30公升純淨山泉水,熬煮至少4小時,濃縮1/2,大約剩下15至18公升,即可關火,放涼過濾裝瓶,冷凍保存
酒麴發酵
準備一公斤的蓬萊米,浸泡五分鐘,研磨成粉,已40目篩子過篩(米穀粉),加入600cc已熬煮好的冷草汁
依照天氣等條件,酌量添加草汁,至粉團不沾手且可滾圓,分成每顆約22公克,滾圓放置竹籃裡
取一顆去年的菌種,研磨成粉
均勻撒於新的植物酒麴粉團表面
蓋上棉被放置於家中,陰涼但溫度最熱的地方,讓菌繁殖約三天,發酵表面長出白色菌絲,長約0.5公分高,表示成功培育出植物酒麴
將成功培育的植物酒麴,為期約兩週的進行乾燥工序,每日將酒麴移動到到戶外曝曬半日
直到植物酒麴乾燥,即可分裝,冷凍保存
甜酒釀熟成:3天~1週
酒釀製作
取三顆冷凍的植物酒麴,放室溫,讓菌種回溫甦醒
將三升共4140公克(一升=1380公克)的圓糯米,洗淨、蒸熟後,翻攪冷
事先將玻璃罐清洗乾淨,並用熱水殺菌,烘乾
取已回溫,甦醒的植物酒麴研磨成粉
灑入蒸熟放冷的糯米中
倒入1800 cc已經煮沸後冷卻的山泉水,用手將糯米、植物酒麴與水拌勻
將拌勻的糯米,裝入以殺菌的玻璃罐中,塞緊實,約9分滿
用手指搓出一個洞,讓發酵產出的酒液有去處
大約這麼大一個洞
蓋上麻布綁緊,讓酒麴能呼吸發酵,並預防落塵污染
放置於家中陰涼處3~1週,發酵至自己喜愛的口感,再蓋上蓋子密封,放置冷藏延緩發酵保存
酒釀熟成
酒釀隨發酵時間變化,呈現不同風味的酒釀,部落耆老初步分成兩個階段
《 喝酒不開車、未成年勿飲酒、過量有礙健康 》
少女祈禱
發酵約3~5天,這時候的酒釀,帶有淡淡酒精濃度,但整體品嚐起來如糖水般甜滋滋,並帶有剛蒸熟的米飯香氣
《 喝酒不開車、未成年勿飲酒、過量有礙健康 》
阿嬤的尖叫
發酵約5天以上,酒釀可以說接近發酵完成,會產生大量氣泡,且酒體有氣開罐時像搖過的汽水般噴出,阿嬤也尖叫
《 喝酒不開車、未成年勿飲酒、過量有礙健康 》
品嚐起來如氣泡水般的細緻氣泡,但整體品嚐起來甜中帶酸的滋味,並帶有較強烈的酒精氣息,整體較為厚實
《 喝酒不開車、未成年勿飲酒、過量有礙健康 》
後記
老實說植物酒麴培養,變數十分多植物採集、天氣溫度,發酵溫度、濕度,到添加水量,甚至操作者手溫、手法,都是變因,很難以文字描述,釀酒也是門藝術,因此推薦直接參加部落小旅行,張萬生頭目親自傳授釀造酒釀課程,親自用的感官來學習
《 喝酒不開車、未成年勿飲酒、過量有礙健康 》
報名資訊
推薦參加:台東縱谷原遊會
活動內容請參閱盧卡斯深入報導『一起MINANAM電光』
電光部落小旅行-報名方式
臉書官網:臺東縣關山鎮電光社區
聯絡電話:089951126
↓ ↓ 歡迎追蹤 卡夫卡愛旅行 專屬社群 ↓ ↓ |
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延伸閱讀
-
【料理食譜】第一次煮麻油雞就上手|附贈麻油麵線及麻油煎蛋超簡單作法曝光
-
【料理食譜】原住民酒釀DIY作法公開|來自台東電光部落阿美族的植物酒麴配方
-
【料理食譜】蜜金棗+金棗茶|簡單3步驟就上手|宜蘭人記憶的酸甜好滋味
-
【料理食譜】冬至天然湯圓作法+煮湯圓秘訣|這樣吃最健康這樣煮最Q彈
-
【料理食譜】海鹽炒花生|過年就吃這一味15分鐘在家簡單炒出香脆美味花生
-
【料理食譜】蘭陽糕渣|品嚐宜蘭道地辦桌菜外冷內熱古早味
-
【料理食譜】宜蘭三星蔥油餅|簡單3步驟就上手!DIY做法大公開在家輕鬆做

盧卡斯比較壯些,在旅行中或在吃飯中,思考如何與家人烹調家的味道,為生活創造驚喜、為家人留下專屬的記憶。愛吃、懂吃的盧卡斯只是稍微會做菜、懂做菜,喜歡拍烹調、記錄下美味菜譜跟大家分享
聯絡我們:[email protected]
請問何時會再舉辦「植物酒麴示範教學」,我對此非常有興趣,若有開班授課我一定報名參加。